【资料图】
长沙晚报6月8日讯(全媒体记者 颜开云)“河里鱼多不多?多着呢!”57岁的潘应交发动船只,在碧波荡漾的浏阳河里开始巡护。作为从小就在河里“讨生活”的老渔民,潘应交早已练就一双发现鱼情的“慧眼”。不过,如今他已告别捕鱼生活,成了一名护鱼人。
在浏阳市普迹镇,自推进“十年禁渔”以来,已有120多名渔民加入公益性的禁渔巡护队。
“上世纪九十年代,浏阳河里的鱼还挺多,后来因为沿河养殖排污以及非法电鱼捕捞等问题,水质越来越差,鱼也越来越少。”潘应交说。
为保护一河碧水,普迹镇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,包括“散小乱差”养殖户有偿退出、全天候巡查执法、全面推行河长制等。其中,“河长制+公益组织”的模式亮点纷呈,培育了禁渔巡护队、“民间河长”、“河小青”等公益队伍。
“浏阳河普迹段长17.5公里,有涧江河、金江河、易家湾河等6条支流,禁渔巡护队每年往返巡护四五百次,巡护里程接近2万公里。”普迹镇河长办相关负责人介绍,巡护队员轮流排班,巡护并不定时,有时在白天,有时在晚上。平常,不少人还要负责河道保洁工作,及时清理水面漂浮的树枝、垃圾、水草等,这也是渔民退捕之后的就业途径之一。
“上次浏阳举行‘十年禁渔’增殖放流活动,我们作为志愿者积极参与,大家还认购了几万尾鱼苗投放浏阳河。”潘应交说,看着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浏阳河水清鱼肥,老渔民们都很欣慰。
活跃在治水一线的志愿者,还有“民间河长”。普迹商会会长吴剑钧一直热心公益,从2021年自愿担任“民间河长”以来,他就开始了日常巡河。每年,他还会组织商会会员,与渔政执法工作人员一道参与禁渔或文明垂钓劝导行动。“能明显感受到,非法网鱼和违规垂钓的现象少了很多。”
守护一河碧水,离不开青春力量。今年世界环境日前夕,在浏阳河跑马塘文化公园至普迹水厂取水口河段,30多名“河小青”志愿者身穿红马甲、手持夹钳,对河道两侧的垃圾进行了清理。同时,志愿者还向河道周边村民进行环保文明宣传,呼吁他们一同保护沿岸环境,进一步强化了“共护母亲河”的意识。
“涵养一河碧水到湘江”的同时,水清河畅、岸绿景美的生态环境也给老百姓带来了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。漫步浏阳河畔,杨柳依依的风光带上行人如织,这里已经成为当地居民休闲娱乐的“网红打卡地”。
“以前的浏阳河,常年是Ⅳ类及以下水质,这几年水质逐年提升,目前已稳定达到Ⅱ类。”浏阳市水利局党组成员、副局长,市河长办副主任何昌全表示,普迹镇的治水变化,正是浏阳全面推进河长制实现“河长治”的生动缩影。
标签: